总结文献综述知识要点(实用21篇)

总结文献综述知识要点 第1篇

简单地来说,大部分论文写作一般都是按照IMRDC模型的章篇结构来展开的。

详细地来说,一篇实证研究的英文文献正文一般包含以下几个部分:Introduction(简介)、Literature Review(文献综述)、 Research Question(研究问题) 、Method(研究方法) 、Results(研究结果) 、Discussion(讨论)。天下武功,无坚不破,唯快不破。核心期刊的英文文献更像是“八股文”,它的结构非常清晰,相比于部分中文核心期刊中的思辨性文章,具有更高的可读性和实用性。因为部分中文核心期刊的文献,往往用观点来论证观点,用经验来阐述经验,而英文核心期刊的文献往往大部分都有具体的研究数据,也就是基于数据、基于实证开展的研究,就是我们一般所说的“实证研究”或者叫做“循证研究”。

(introduction、literature review、method、results和discussion一共五个部分,开题要把前三个部分introduction、literature review和method都做出来,开到马上就能够去收数据的程度。开题答辩严格严肃一些,毕业答辩就能够走个过场了。)

【摘要的含义】

摘要是学位论文的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

【摘要的内容】

摘要是总结概括了整篇研究的核心内容,简明扼要地叙述了这个研究的研究目的,如何对被试进行干预以及被试所表现出的行为,总结该研究的重要研究结论。摘要的内容应包含与报告、论文等同量的主要信息,供读者确定有无必要阅读全文,也可供二次文献(文摘等)采用。摘要一般应说明研究工作的目的、实验方法、结果和最终结论等。重点是结果和结论。注意突出具有创新性的成果和新见解。

【摘要的特点】

摘要应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即不阅读论文的全文,就能获得必要的信息。摘要中有数据、有结论,是一篇完整的短文,可以独立使用,可以引用。

【摘要的作用】

Abstract(摘要)这个内容很重要!摘要虽然不属于正文,但是能够让读者快速地了解研究的关键内容。我们先阅读完摘要就能够对整篇文章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再细读文章的正文理解起来就轻松不少。基本在搜文章觉得是否需要参考,就取决于摘要和标题了。abstract的部分是涵盖文章整个内容的,基本上可以说对文章的缩写概要。

【关键词】

关键词是为了文献标引而从学术论文中选取出来用以表示全文主题内容信 息款目的单词或术语。 每篇论文一般选取 3-8 个关键词。

Introduction部分主要讲的是这篇研究的研究背景,阐述该研究的重要性,为什么研究它很重要呢?Introduction是从一个较为宏大的角度来阐述这篇研究的重要意义。可以结合大的研究背景,比如结合相关的政策、文件与一些现象进行阐述。

总结文献综述知识要点 第2篇

文献综述要针对某个研究主题,就目前学术界的成果加以探究。文献综述旨在整合此研究主题的特定领域中已经被思考过与研究过的信息,并将此议题上的权威学者所作的努力进行系统地展现、归纳和评述。在决定论文研究题目之前,通常必须关注的.几个问题是:研究所属的领域或者其他领域,对这个间题已经知道多少;已完成的研究有哪些;以往的建议与对策是否成功;有没有建议新的研究方向和议题。简而言之,文献综述是一切合理研究的基础。

大多数研究生并不考虑这些问题,就直接进行文献探讨,将在短时间内找到的现有文献做简略引述或归类,也不作批判。甚至与论文研究的可行性、必要性也无关。

其实回顾的目的就是想看看什么是探索性研究,所以必须主动积极地扩大研究文献的来源。也只有这样,才可能增加研究的假设与变量,以改进研究的设计。

文献综述至少可达到的基本目的有:让读者熟悉现有研究主题领域中有关研究的进展与困境;提供后续研究者的思考:未来研究是否可以找出更有意义与更显著的结果;对各种理论的立场说明,可以提出不同的概念架构;作为新假设提出与研究理念的基础,对某现象和行为进行可能的解释;识别概念间的前提假设,理解并学习他人如何界定与衡量关键概念;改进与批判现有研究的不足,推出另类研究,发掘新的研究方法与途径,验证其他相关研究。

总之,研究文献不仅可帮助确认研究主题,也可找出对研究的问题的不同见解。发表过的研究报告和学术论文就是重要的问题来源,对论文的回顾会提供宝贵的资料以及研究可行性的范例。

总结文献综述知识要点 第3篇

读文献就需要选择高水平的期刊,即一些“核心期刊”。因为核心期刊相较于普通期刊来说文章质量更高,参考意义和借鉴价值也更大,而低水平期刊论文当中的研究方法可能使用得不规范。高水平的博士论文能较快帮助我们了解一个领域,高水平期刊论文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研究的最新进展。外文文献找核心期刊,我一般用的是WOS(Web of Science);中文文献找核心期刊,我一般用的是知网

筛选文献

【tips】比如说,我需要查询有关于从科学素养的角度来做教材分析的文献,那么我就确定了两个关键词,分别是“科学素养”与“教材”。“科学素养”对应的英文是“science literacy”或者是“scientific literacy”,而“教材”对应的英文是“textbook”。所以我搜索的时候就是运用与运算符,检索“科学素养”与“教材”的交集。我一开始自己搜索文献的时候,总是找出来一大堆不相关的文献,后来发现自己搜索的时候所选定的是“主题”,“主题”的范围比较大,如果要精确搜索文献的时候,最好选择使用“标题”。使用“标题”的话,找出来的文献的数量会更少,也会更加精准。

外文文献:“Web of Science 核心合集”

WOS的“Web of Science 核心合集”在页面的左侧下方,我们可以勾选“Web of Science 核心合集”,进行核心期刊文献的筛选。

中文文献:“SCI来源期刊 & EI来源期刊 & 北大核心 & CSSCI & CSCD”

进入“高级检索”界面以后,我们输入我们需要的关键词,比如说“科学教育”,然后在下方“来源类别”那里,我们取消“全部期刊”,根据自己具体的需要可以勾选“SCI来源期刊”、“EI来源期刊”、“北大核心”、“CSSCI”或者“CSCD”。如下图:

如何下载所需要的文献呢?我们可以运用Sci-Hub来帮助我们下载外文文献,打开Sci-Hub的网页,输入论文的题目或者DOI号即可。DOI号是数字对象唯一标识符 (digital object identifier),可以理解为每篇论文的“身份证”,也就是每篇论文的唯一标识符。

关于具体的操作步骤和介绍,我们可以参见这一篇回答:

英文比较好的同学可能可以做到直接阅读原文。我英语比较差,阅读英文的时候阅读速度很慢,先看英文得自己想它的中文是什么意思,然后再去理解中文是什么意思。这样读起来,读着读着就忘了前面是什么意思了。所以,我一般选择用翻译。Deepl翻译不错就是有限制,百度翻译的文档翻译需要付费,也有老师用知云文献翻译,主要看个人喜好以及经济实力。

另外,“百度翻译”有一个功能非常好用,就是能够直接将英文图片给翻译成为中文。直接用微信或者QQ的截图功能,然后Ctrl+V直接粘贴到百度翻译上面,就能够实现英文图片转中文文字。在读一些2000年以前的英文文献,那些比较老的英文文献可能只有图片,用PDF转成Word格式以后也都是图片,这时候使用这个方法就特别适用。

总结文献综述知识要点 第4篇

我国的股利政策研究起步较晚,20世纪90年代初期,我国建立了资本市场,90年代中后期逐步开始股利探索。翻译借鉴西方成熟而完备的股利理论与实证,研究方法结合我国资本市场实际情况的股利研究是我国在这一领域研究的一大特色。目前理论和实证研究对股权结构和股利政策的研究侧重点不同。对股权结构主要探讨股权结构对公司经营业绩的影响并已有多项实证结果。对于股利政策的研究偏向于对股利分配政策的多项因素的综合分析,较少从股权结构方面展开进行分析。二者之间存在较强的相关关系,两者均较少涉及股权结构和配政策之间的关系。实际上对于经营业绩的研究是针对一个过程的结果,属于事后控制的范畴,而股利政策具有双重意义,一方面,选择不利于公司发展的分配方式,将会直接影响到公司业绩;另一方面,公司业绩反过来又会成为发放股利的一个制约因素,兼具事中和事后控制的作用,可以帮助投资者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保护自己的利益。

1999年,吕长江和^敏采用因子分析法在对可能影响上市公司股利分配的38个变量进行主成分分析的基础上构造了8个与现金股利有统计显著性的因子,进一步采用逐步回归分析法研究因子与股利支付水平之间的关系显示,国有股和法人股控股比例越大,内部人控制度越强,公司的股利支付水平越低;国有股及法人股比例越低,公司越倾向于将利润留存于未来发展,易采用股票股利代替现金股利的支付政策。

2001年,赵春光、张雯丽、叶龙选取1999年底前上市的210家公司为样本研究股利政策的选择动因,结果也表明股权集中度越高可能越不分配股票股利。原红旗2001年在对上海、深圳证券交易所1994-1997年除金融概念股外的.公司的股利分配方案分年度进行横截面分析,结论表明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存在通过现金股利从上市公司转移现金的行为,而对以股票股利留存于公司内部的资金存在浪费现象。魏刚2001年以389家公司1367个样本观察值为基础,采用Legit多元回归模型分析上市公司股利分配和股权结构的关系,发现国家股比例和法人股比例越高,上市公司分配股利的概率越高;相反,国家股比例和法人股比例越低,上市公司分配股利的概率越低。

总结文献综述知识要点 第5篇

经过上面的讲解,我们现在已经积累了有足足60行内容的“总结表格”(Summary Table),那么这样一个表格我们该如何进行学习来让已有的研究为我们所用,“总结表格”(Summary Table)中的每一个类别又该如何使用呢?下面讲依次介绍“单独技能”:【Reference】【Introduction】【Literature Review】【Method】【Results】的使用方法,以及“组合技能”:【Introduction】 + 【Discussion】、【Introduction】 + 【Method】 + 【Discussion】的使用方法。

【Reference】

【Reference】就是直接利用百度学术或者WOS导出的参考文献引用格式,这样做的好处非常明显,就是后期需要引用文献的时候非常方便。

【Introduction】

单独看“总结表格”(Summary Table)中的【Introduction】一列,快速浏览一遍,可以大概总结一下以前的研究都做了些什么。

【Literature Review】

文献综述【Literature Review】陈述了相关主题的一系列研究,这些研究如果跟我们的研究主题相关,那么它们也是很好的阅读材料,为我们寻找优质的”原料“节省了时间和精力。而且文献综述【Literature Review】当中还有着对”主要理论“的介绍和”关键概念“的定义,比如建构主义的介绍、”科学探究“或者”科学本质理解“等概念的界定等等。为我们后期自己写文章的理论框架和概念界定提供了素材和路径。

【Method】

【Method】可以直接供我们学习该研究的研究方法,为我们自己写研究方法当中的”Sample of people样本“、”Instrument (Data collection tools)数据收集过程“、”Procedure (Data analysis)数据分析方法“提供了参考。除此之外,还为我们找到先前研究的”GAP“提供了重要依据。

举个例子来说,有人分别研究了基于X的Y教学法对于幼儿小学生中学生的影响,那么“gap”就是基于X的Y教学法对于大学生的影响没有人研究过。

【Results】

【Results】直接为我们呈现了这篇文章的研究结果。

【Introduction】 + 【Discussion】

总结前人研究的Research Question(研究问题)和Summary of previous studies(之前研究的概括)。【Introduction】 + 【Discussion】简单来说,就是在讲”什么人做了什么,做的结果怎么样“。

【Introduction】 + 【Method】 + 【Discussion】

【Introduction】 + 【Method】 + 【Discussion】简单来说,就是在讲”什么人做了什么,用什么方法做的,做的结果怎么样“。

合并同类项

先来看一下运用合并同类项的思想“合成”文献综述的“高配版”!我们在最后”合成“文献综述的时候,主要就是运用了“组合技能”【Introduction】 + 【Discussion】与【Introduction】 + 【Method】 + 【Discussion】。通过60篇相关主题的文献,我们能够得到60行的表格内容,进而根据两个“组合技能”拓展出60条语句,即”什么人做了什么,做的结果怎么样“或者”什么人做了什么,用什么方法做的,做的结果怎么样“。在这60条语句的基础之上,我们运用合并同类项的思想,来对这60条语句进行分类和归并处理。即我们需要决定研究问题、研究假设类别的呈现顺序,针对每一个研究问题类别,确定研究的呈现顺序,把相关的内容放在一起。“合并同类项”是啥意思呢?我们初中都学过:

说白了,就是在60条语句的基础上,按照某种逻辑顺序把同类的项进行合并,把不同类的项分开放。这个某种逻辑顺序,可以是对研究的概括总结,可以是对研究的逐步分析(找出前人研究与前人研究之间、前人研究与自己研究之间的关系),可以是对研究与研究问题之间的联系的说明,还可以是按照研究类型和主题进行分类叙述。这个某种逻辑顺序,旨在去清晰地阐述这些研究发展的逻辑结构。按照逻辑分类有助于确定阅读的先后次序,同时这些分类也有助于我们撰写文献综述。

举例说明

【比如】

A研究者干了啥得出了结论X对Y有影响,B研究者干了啥得出了结论X对Y有影响,C研究者干了啥得出了结论X对Y有影响。这时候,这几项研究的结果十分类似,就可以把它们进行合并归为一类,将相似结论的研究组织结合在一起。那么在“合成”文献综述的时候就可以写上,X对Y有影响(后面接连跟上一些列引用,如ABC研究者的研究)。

【又比如】

D研究者运用①方法对Y现象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发现X1对Y现象的出现有显著性的预测作用;E研究者运用②方法对Y现象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发现X2对Y现象的出现有显著性的预测作用;F研究者运用③方法对Y现象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发现X3对Y现象的出现有显著性的预测作用。那么在“合成”文献综述的时候就可以写上,Y现象的出现原因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如X1、X2、X3等因素。X1、X2、X3对于Y现象的出现有显著性的预测作用。例如,D研究者运用①方法研究了啥,发现了啥。E研究者运用②方法研究了啥,发现了啥。F研究者运用③方法研究了啥,发现了啥。

【再比如】

G研究者运用啥方法研究了啥发现了啥。而H研究者在G的研究基础上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探讨,研究了啥发现了啥,得出了与G研究一样的结论,是因为啥。但是I研究者运用了啥发现了啥,得出了与G和H不一样的结论,可能是因为啥。J研究者综合了H研究和I研究,运用了啥研究了啥发现了啥,H和I研究出现不一致可能是因为啥。

【还比如】

假设我们需要做一个项目式学习的学校管理人员的培训课程。我们在查阅了大量文献以后发现,有些文献涉及了学校管理人员,有些文献还涉及到企业管理人员或者其他的管理人员。这时候我们可以根据“管理人员”的类别进行分类,分为(1)学校管理人员;(2)企业管理人员;(3)其他管理人员。分完类以后我们进一步发现不同类别的管理人员中他们进行项目式学习培训课程的“目的”也不一样,我们可以进一步按照培训的目的分类,分类为(1)提高管理者工作绩效(2)帮助管理者缓解工作压力;(3)其他目的的培训。

这时候的管理人员的类别、培训课程的目的,这两个维度就是我们进行文献综述的逻辑。即这里就是有两种分类的方法,第一种是按照管理人员属于哪里分类的,第二种是按照培养目的分类的,在文献综述的时候可以按照两种思路分开综述。

【再再比如】

假如我这时候需要做一个“科学素养视角下高中物理教科书插图的比较研究”,这时候论文题目里面有三个关键词,分别是A科学素养B教科书C插图。这时候运用合并同类项的思想来合成文献综述的思路是什么呢?一共三个关键词ABC,那么就两两组合,分别是AB,AC与BC,找文献的时候就从两两组合的角度来把文献对号入座。AB结合在一起就是有关于教科书当中所反映的科学素养,AC结合就是教科书当中插图的研究,BC结合就是插图对于科学素养培养的促进或者是插图所反映的科学素养。基于这三对组合,我做出来了一个文献综述的大致思路图。

前面的内容之所以称之为“高配版”是因为前期需要通过大量阅读文献全文,按照【Introduction】【Discussion】等模块来对文章进行拆解。当然,这样是非常好的做法,系统全面,拳拳到肉。

如果时间不够充裕,也有“低配版”的处理办法,其优点是省时省力,缺点是会损失相当一部分可能有用的信息。低配版的处理办法就是直接看文章的【abstract】(摘要)。

因为英文文献的摘要部分会简明扼要地介绍一下这个研究的研究背景、研究方法、研究结论等内容。看完摘要以后,还是运用刚才上面所阐述的合并同类项思想对文献的关键内容进行归并处理。只看摘要就直接写文献综述的这种方法比较偷懒,摘要内容较少,所以只需要花费相对较少的时间就能够对文章的研究做大致的总结,弊端就是文章除了摘要部分其他的位置都没有看,就导致了一些可能十分重要信息的忽略。

word、excel还有思维导图都是工具,核心的思维是不变的。我个人比较喜欢运用思维导图来辅助整理文献,因为思维导图在思维整理方面使用起来很方便。比如,这里以“认知冲突”为例,分为三个方面进行文献整理,分别是“认知冲突的概念”、“认知冲突的作用”与“认知冲突为什么有时候没用”。将相似的文献进行归并整理,放在同一条枝干上面,可以运用不同的颜色字体与不同颜色的枝干进行标注区别。思维导图做出来以后,只需要根据思维导图上面的内容给它“翻译”成word的文字就可以了。

你自己制作的思维导图就是你关于“认知冲突”主题的思维体系知识结构。你在阅读他人的文献时,就把相关的观点抠下来贴到自己的思维导图的相应位置,就像是你自己有了一棵树,然后把对应的叶子给贴到相应的枝干上。这也就是擦迹下位学习,或者叫做湮灭性归并,即将知识原处于的知识结构中抽离出来,然后融合归并到自己的知识结构当中。

总结文献综述知识要点 第6篇

您应该选择一个吸引人但适当的标题。您想吸引评委和参观者注意您的展位,在不冲突展会整体要求下,您越引人注目,就越有可能获得积极关注。

摘要是您所做工作的概述。简洁明了地介绍您的实验。假设部分是一个语句描述你要考察什么。

你需要证明为什么要进行此实验。这种论证是否有其他人进行了类似实验的地方,表明您的实验最有意义的地方。收集与您的项目有关的科学材料这是最重要的部分。

实验过程部分将详细介绍你的实际操作。在此部分中,你应该按顺序显示所采取的步骤,并注意所有重要的细节,例如颜色变化,起泡气体等。过程部分通常是最大的部分。

本部分要详细说明所使用的资源并显示它们。重要的是要表明你了解项目中涉及的结果和步骤,并且可以使他人也能复现(重复)实验。

结果部分应详细说明实验过程中发生的情况。一定要处理成数据图表和数据图形之类的视觉效果使访问者可以快速了解您的结果。

从最左侧面板的上部开始,顺序自上而下到达底部。中间面板最好是展示图表。结论放在最右面板中部,其后是列举的参考文献。

总结文献综述知识要点 第7篇

从目前相关的文献来看,无论是传统股利理论还是现代股利理论,无论是从税差理论角度、信号效应角度,还是从代理成本理论角度,中外学者都未能达成一致意见,“股利之谜”仍是一个未知的领域。现代公司财务学是在放松了MM定理的假设条件和基于现实条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从理论的发展脉络可以看出,已经越来越多涉及到利益相关人之间以及股东之间的利益分化对股利政策的影响。

在国外,股利政策的研究通常都以MM理论为研究线索,通过放松其严格的假设条件来研究现实世界的股利问题。进入20世纪70年代后,财务学者将不对称信息理论研究成果应用于财务理论,这些理论对现实世界公司的财务决策给予了重新的解释,突破了传统只重视外部可见因素的研究而忽略了对可分配收益有决定权的个人动机研究,人们开始认识到不对称信息决定了契约的不完美这将导致作为决策主体的个人动机在财务决策中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同时与动机相关的公司内部治理结构和外部治理环境也成为了研究的重点。

国内的研究则主要体现为:应用国外股利理论来解释我国的特殊情况,很少系统地从公司的内部治理机制和外部治理环境出发,来研究我国上市公司利益主体的股利支付动机。因此。在我国,从公司的治理机制出发,研究我国上市公司的股利政策将会是一个新的亮点。

本文理论部分主要参考金融投资类、经济类报刊杂志;以及图书馆中大量有关资本运营与企业并购方面的书籍;投资学教材与参考书和教学中老师对资本运营模式的总结与案例分析;另外,指导老师在研究过程中会提供较大量的参考资料。

5本论文主要内容的基本结构安排

本文主要内容分为三块:第一部分为理论部分,主要介绍资本运营及其相关的概念、资本运营的特点、形式、国内外发展状况及重组、并购的相关理论。第二部分重点介绍资本运营的核心――M&A,并通过一个案例分析说明资本运营的全过程、特点和技巧。最后一部分主要总结全文,对资本运营的发展趋势、特点做一分析和总结。文章在阐述理论问题紧扣what―how―why,并加以背景的介绍,使文章具有较严密的逻辑性。

6进度安排

本文从去年11月份确定研究题目后,12月到今年3月份主要进行相关理论、文献和案例的收集、整理。从3月到4月初完成开题报告(含文献综述)和前期正文的编写。计划到4月底完成初稿,并交给指导老师审核、修改。争取5月中旬完稿,并进行论文答辩的准备。

开题报告范文 ・英语开题报告范文 ・论文开题报告格式 ・会计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

摘 要:从理论上讲,企业都在进行两种经营:一种是所谓产品经营;而另一种为资本经营。一般说来,企业、特别是大企业都不可能没有资本运营,只是程度大小的问题。所谓产品经营,就是企业围绕产品与服务等主要业务,进行生产(含服务)管理、产品改进、质量提高、市场开发等一系列活动。而企业的资本运营,是指企业通过对资本大街够、融资和投资的运筹,以谋求实现在风险与赢利之间的特定平衡,争取企业资本增值最大化。

关键词:资本运营;并购

1 资本运营运作模式国内外研究现状、结论

在论述资本运营前,有必要把产品运营说一下。从理论上讲,企业都在进行两种经营:一种是所谓产品经营;而另一种为资本经营。资本运营与产品经营就有联系也有区别。一般学术界定义产品经营(生产经营)是以物化为基础,通过不断强化物化资本,提高市场资源配置效率,获取最大利润的商品生产与经营活动。(张铁男,企业投资决策与资本运营,.4,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

有关资本运营的概念表述各有不同,综合起来可以大体上划分为广义资本运营和狭义资本运营。广义资本运营是指企业通过对可以支配的资源和生产要素进行组织、管理、运筹、谋划和优化配置,以实现资本增值和利润最大化。广义资本运营的最终目标是要通过资本的运行,在资本安全的前提下,实现资本增值和获取最大收益。广义资本运营内涵广泛.从资本的运动过程来看,资本运营涵盖整个生产、流通过程,既包括金融资本运营(证券、货币)、产权资本运营与无形资本运营,又包括产品的生产与经营。从资本的运动状态来看,既包括存量资本运营,又包括增量资本运营。存量资本运营是指企业通过兼并、收购、联合、股份制改造等产权转移方式促进资本存量的合理流动与优化配置。增量资本运营是指企业的投资。

狭义资本运营是指以资本急剧增值和市场控制力最大化为目标,以产权买卖和“以少控多”为策略,对企业和企业外部资本进行兼并、收购、重组、增值等一系列资本营运活动的总称。资本运营的总体目标是实现资本增值和市场控制力最大化。具体目标是加快资本增值,扩大资本规模,获取投资回报。提高企业的市场控制力和影响力,优化经营方向。狭义资本运营主要研究的是存量资本的配置,具体运营方式包括股票上市、企业、企业联合、资本互换、产权转让等。

资本运营相关理论综合

在资本运营理论研究过程中,有许多学者将它与其他经济学理论结合起来进行分析和研究。深刻分析资本运营产生的原因和作用的原理,从理论的高度掌握资本运营的精髓,有助于增强我们进行资本运营的自觉性,提高资本运营的技巧。

资本集中理论与企业资本运营

在19世纪上半叶,资本主义世界还没有出现过大规模的企业并购浪潮:但是,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发展规模的深入分析,马克思非常敏锐地抓住了资本集中这一重大问题,并且建立了资本集中型论。在《资本沦》中.马克思首先论述了生产集中,并指出生产集中包括了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在文中,他还提到了“规模经济”、“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等。马克思关于资本集中的机制的理论论述,是完整的、有力的。即使在今天,这个由商品市场和经理市场所形成的竞争制度、股份公司制度、金融信用制度和股票市场等几个方面所形成的整体,也的确是资本得以流动、重组乃至集中的最重要的机制。

马克思的资本循环与周转理论强调资本的流动性,指出资本的生命在于运动,这正是资本运营的核心所在,资本运营是建立在资本充分流动的基础之上的,企业资本只有流动才能增值,资产闲置是资本最大的流失。因此,一方面,企业要通过兼并、收购等形式的产权重组.盘活沉淀、闲置、利用效率低下的资本存量,使资本不断流动到报酬率高的产品和产业上,通过流动获得增值的契机。另一方面,企业要缩短资本流动过程,加快资本由货币资本到生产资本,由生产资本到商品资本,再由商品资本到货币资本的形态转换过程,以实现资本的快速增值。同时在资本运动总公式中,也相应地反映了生产经营和资本运营的关系。

交易费用理论与企业资本运营

1937年,著名经济学家科斯在《企业的性质》一文中首次提出交易费用理论。该理论认为,企业和市场是两种可以相互替代的资源配置机制,由于存在有限理性。机会主义、不确定性与小数目条件使得市场交易费用高昂,为节约交易费用.企业作为代替市场的新型交易形式应运而生。交易费用决定了企业的存在,企业采取不问的组织方式最终目的也是为了节约交易费用。所谓交易费用是指企业用于寻找交易对象、订立合同、执行交易、洽谈交易、监督交易等方面的费用与支出,主要由搜索成本、谈判成本、答约成本,监督成本构成。企业运用收购、兼并、重组等资本运营方式,可以将市场内部化,消除由于市场的不确定性所带来的风险,从而降低交易费用。

交易费用理论与垂直兼并、混合兼并有着密切的关系。它很好地解释了企业垂直兼并、混合兼并的内在原因,并对原有理论作了补充和调整。

法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全面

《文献综述》写作规范(试行)

一、写作文献综述的总体要求

文献综述是针对某一研究领域或专题搜集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就国内外在该领域或专题的主要研究成果、最新进展、研究动态、前沿问题等进行综合分析而写成的、能比较全面地反映相关领域或专题历史背景、前人工作、争论焦点、研究现状和发展前景等内容的综述性文章。

法学院本科生在毕业论文选题确定后,除传统研究论文写作形式外,可以围绕毕业论文选题查找相关文献资料,以文献综述的形式提交研究成果代替传统研究论文,文献综述(论文)的答辩稿和终稿应当包括封面、目录、正文和参考文献、致谢词等几部分,各部分的排版格式与法学院规定的普通论文排版格式一样,正文字数8000字以上。

二、文献综述的正文结构内容

文献综述主要用以介绍与主题有关的详细资料、研究动态、研究进展、发展方向以及对以上方面的评述。一般都包含以下四部分:即前言、主体和总结。

前言部分。主要是说明写作的目的,即立题依据和综述目的;介绍有关的概念及定义以及综述的范围,扼要说明有关主题的现状或争论焦点,使读者对全文要叙述的问题有一个初步的轮廓。引言不宜过长,文句要简练、重点突出。

作为本科生来讲,写作文献综述主要是为了:

(一)写好自己的毕业论文。

文献综述是给自己看的,是下一步撰写论文开题报告的必需(对于学院的要求学生只能遵守,从这一点来说,文献综述同时也是学生“必须”要撰写的),不可或缺。

不了解,或不充分了解(仅仅搜集和物质性的占有文献资料是远远不够的)前人的研究进展情况,如何开始自己的写作?一切“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不能写好文献综述,自然写好论文也就无从谈起。

(二)熟悉论文写作的过程,培养自己的学术素养。

文献综述表明了学术继承性的一面。

文献综述可以反映论文写作的基础,在某种程度上就决定了论文写作的质量。

评价一篇论文是否是真正的好论文,通常只需要看一下参考文献就可以大致确定了。

本科毕业论文如何撰写文献综述?

一、文献综述的概念、性质和特点

文献综述就是对特定的某一领域的文献进行归纳整理而写成的一篇文章,它介于文献资料汇编和文献评述论文之间。

其特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文献”性

与一般的论文不同,文献综述以文献为文本和素材,而不是以现实中的数据和亲自调查得来的资料为素材。

它所归纳和分析的是文本中的观点和理论这样的事实,而不是外部客观世界的事实。

所以这要求围绕一定的选题范围(这一范围的选择决不是不重要的。

有些同学把文献综述的题目就定为“文献综述”,这就如同把论文的题目定为“论文”一样荒谬!),大量地搜集文献,包括各种类型,各种载体,以及各种历史时期的,经典以及非经典的文献。

(二)“综”合性

文献综述要求具有全面、综合的特点,而不是要求“片面而深刻”。

它重视的是归纳的方法,而不是演绎的方法。

它主要关注的不是某一具体的法学观点,而是这一观点在学术谱系上的位置,即在学术研究历史过程中的逻辑地位。

当然,综述的过程是一个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的过程,选取有代表性的观点进行高度浓缩式的阐述,而不是简单地罗列所有搜集到的文献中的观点,哪怕没有多大价值的观点。

文献首先贵“精”而不贵“多”,这主要就表现在对于文献中的观点的取舍上。

(三)阐“述”性

文献综述重视对文献的叙述或描述,概括,但并不要求对文献的理论观点给以深入的分析和评价,进行论述。

文献综述基本上不直接发表自己的学术观点,尤其不要排斥与自己观点不同的学者的文献,根本不予搜集和归纳,也就是说要有一个客观、中立的立场和角度,而不是先入为主,带着有色眼镜去搜集和概括文献资料,尽管绝对的客观是不可能达到的。

这也就是说,一篇好的文献综述不是因为具有自己的创新的观点,而是具有自己的创新的系统化的,有条理的叙述方式。

二、文献综述的写作格式和步骤

首先,开篇引言,明确所欲探讨的文献的范围或领域。

任何一门学科都有很多领域,不可能一一详细阐述,只能选取某一方面来进行探讨。

这一领域就是本科学生所欲写作论文的领域。

通常这一领域是比较狭隘的,以便于集中精力,搜集资料。

其次,明确写作的顺序。

首先,开篇引言,明确所欲探讨的文献的范围或领域。

任何一门学科都有很多领域,不可能一一详细阐述,只能选取某一方面来进行探讨。

这一领域就是本科学生所欲写作论文的领域。

通常这一领域是比较狭隘的,以便于集中精力,搜集资料。

其次,明确写作的顺序。

第三,阐述学者的基本观点和理由。

这里特别需要注意不同学者观点的对比。

这里要强调的是,不仅要对研究现状进行整理和归纳,更要对该领域问题的历史学的渊源的探究和说明。

第四,结语。

学术观点之间的谱系学线索的梳理,以及必要的该学术问题进一步观点或理论的展望。

说明已解决的问题,以及尚未解决的.问题。

第五,参考文献附录。

写明主要搜集了哪些文献资料。

此外,具体形式格式,如摘要、关键词、注释等同一般论文的要求,并不因为是文献综述而有所降低。

文献综述的写作步骤,一般包括确定领域,搜集资料,归纳整理,简要分析概括,成文等几个步骤,与一般论文写作差不多(写作文献综述,可谓是论文写作的预演!)。

这里不再赘述。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格式参考

一、内容要求

文献综述是在研究选题确定后并在大量搜集、查阅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相关课题或相关领域已有研究成果进行的综合性介绍,目的是理清本课题已有的研究基础及尚存的研究空间,它既可以给研究者在充分借鉴前人已有成果的基础上如何进一步深化本课题的研究指明方向,还可以帮助读者(或论文审阅者)明确本研究的新意所在。因此,写好文献综述,对于课题研究具有重要作用。

文献综述的结构一般由下列成份构成:

1、标题。文献综述的标题一般多是在论文选题的标题后加“研究综述”或“文献综述”字样。

3、正文。这是文献综述的核心部分。应在归类整理的基础上,对自己搜集到的有用资料进行系统介绍。撰写此部分时还应注意以下两点:

其一、对已有成果要分类介绍,各类之间用小标题区分。以下是常见的分类线索:按时空分类(如:本课题的研究历史与研究现状、国外研究现状与国内研究现状);按本课题所涉及的不同子课题分类;按已有成果中的不同观点进行分类,等等。

4、总结。对上述研究成果的主要特点、研究趋势及价值进行概括与评价。此部分应着重点明本课题已有的研究基础(已有成果为自己的研究奠定了怎样的基础或从中受到怎样的启发)与尚存的研究空间(本课题已有研究中存在的空白或薄弱环节)。

二、格式要求:

1、字数要求:3000字以上。

2、打印格式:

所谓综述就是扼要地摘要重述。英文有两种写法。一种是把中文综述用英文直译出来,一种是对中文综述的意思进行意译。第一种是照本宣科,第二种就是重新编织。不管。

当然需要服务于论文的主题。

13-22. 能帮我把这几个文献,调整为正确的格式么,谢谢啦!

1) A bad beginning makes a bad ending. 不善始者不善终。 2) A bad thing never dies. 遗臭万年。 3) A bad workman always blames his tools. 不会撑船怪河弯。 4) A bird in。

毕业论文!求《汤姆叔叔的小屋》的文献综述!

本科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是本科毕业论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那么,如何撰写本科毕业论文文献综述呢?一起来看看吧。

如何撰写本科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一、文献综述的含义

文献综述是文献综合评述的简称,是指在全面搜集有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经过归纳整理“分析鉴别,对一定时期内某个学科或专题的研究成果和进展情况进行系统”全面的叙述和评论。

#综$是要求对文献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归纳整理,使材料更精练明确”更有逻辑层次;#述$就是要求对综合整理后的文献进行全面的“系统的论述。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就是针对自己论文选题,全面搜集与所选题目相关的文献资料,经过归纳整理”分析鉴别,对一定时期内与该课题有关的研究成果和进展情况进行系统“全面的叙述和评论以及对本人研究课题的启发。

简而言之,就是自己选择的课题原来有哪些人做过哪些研究,研究的进展程度及结果如何等。

二、写作文献综述的意义

写作文献综述,至少具有以下方面的意义:

1.通过搜集文献资料的过程,可进一步掌握专业文献的查找方法和资料的积累方法,在查找的过程中同时也扩大了知识面,还可以弥补以前所学知识的不足。

2.查找文献资料”写好文献综述是撰写毕业论文开题报告的前提,也是为毕业论文的写作打基础的过程。

特别是对于管理类学科的学生,其毕业论文一般均为综述性的形式。

3.通过文献综述的写作,能提高归纳“分析”综合能力,有利于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和写作水平。

三、写作文献综述的步骤

写作文献综述一般经过以下几个步骤:搜集阅读文献资料“拟定提纲(包括归纳”整理“分析)和最后成文。

1.收集和阅读资料。

论文题目确定后,就要围绕题目搜集有关的文献资料。

【摘要】2世纪6年代以来,会计作为一个经济信息系统的观点被人们广泛接受,会计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从会计假设转变为会计目标,本文就国外和国内对会计目标的相关文献进行简单的回顾。

总结文献综述知识要点 第8篇

我们在完成了上述步骤以后,文献综述的内容就基本确定了,接下来我们还需要按照投稿期刊的要求调整一下参考文献的格式。那么我们又该如何处理呢?

直接用word中手打也不是不行,但是参考文献的数量如果比较多的话,人工来调整文献顺序、上角标数字以及人名日期啥的就非常繁琐。这时候我们就可以使用一些引文管理器(Citation Manager)来帮忙快速排版参考文献格式了!使用软件的好处是,能够以方便简单、系统化的方式对文献引文进行记录、管理以及提取,而且可以在我们增添或者删除某一参考文献以后自动地对参考文献的顺序以及数字角标进行更新修改,与此同时还能够一键更改为某一特定的格式比如APA或者国标,方便简单,干净卫生!这里推荐使用NoteExpress和zotero这两款引文管理器!官网链接在这里:

下面主要介绍NoteExpress的使用方法,对zotero感兴趣的同学可以通过其他渠道来学习使用。

首先我们需要先导出“NoteExpress”形式的引用参考文献格式,再将导出的文件导入到NoteExpress当中,然后使用NoteExpress来进行参考文献的管理以及引用。

使用“WOS (Web of Science)”

在浏览器的下载栏中可以看到下载完成的“.ris”后缀名的引用格式:

使用“百度学术”

总结文献综述知识要点 第9篇

受托责任学派的思想早在会计产生之初就已经存在,但作为一种学派则形成于公司制盛行之时,它的发展与现代产权理论和公司制的发展休戚相关。按照产权理论,资源所有者将其资源委托给受托者,同时赋予受托者以资源的保管权和运用权,受托者接受委托者的委托,有权对资源独立自主地进行经营。通过有关组织规则和法律制度等约束机制明确规定委托者和受托者的权力、责任和利益,这样,在委托者和受托者之间形成了一种委托——受托责任关系。而在公司制下,资源的委托——受托责任关系十分明显,客观上要求会计系统反映受托经管责任,从而形成了以受托经管责任为目标取向的受托责任学派。

Chen(1975)研究了受托责任的本质、发展历史及在财务报告中的作用,得出了以下结论:1.受托责任的概念起源于财产权利——所有权和使用权,使用权是在所有权的基础上产生的,当所有者将使用权交付给代理人的时候,代理人便负有受托代理责任。2.在明确了受托责任的起源后,Chen进一步研究了两种不同的受托责任,即社会财富最大化和股东财富最大化。3.在中世纪时期,受托责任带有浓厚的封建庄园色彩,受托责任的概念包括了上述两种形式。4.受托责任的概念随着主流社会理念的变化而变化。在商业社会中有两种主流的社会理念:古典型和管理型,分别代表小型企业和大型企业。相应的,受托责任也有古典和管理两种形式。5.对于古典型受托责任来说,管理者的主要责任是追求股东财富最大化,对于管理型受托责任来说,管理者的主要责任是追求社会财富最大化,其中包括了股东财富最大化。6.财务报告是管理者基于其受托责任的基础上出具的,因此,从管理者的角度出发,他们认为财务报告应有利于投资者评价管理者的业绩。7.管理者的业绩应该从公司利益和社会利益两方面进行评价,而社会利益方面长久以来受到财务方面的忽视,因此,有必要对管理者在增加社会财富方面的表现进行评价。

总结文献综述知识要点 第10篇

在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研究中,财务报告目标起到了逻辑起点的作用。理论界对于财务报告目标的研究,始于2世纪5年代。

Deuine(196)认为,企业在构造一种服务职能的理论体系中,第一个程序是建立职能的目的和目标。随着时间的推移,目的或目标是会改变的,但在任何时期,目的或目标都必须规定明白或有可能明白地予以规定。

在对财务报告目标有了足够的重视之后,理论界对“财务报告的目标到底应该是什么”展开了广泛的讨论,代表性观点主要有受托责任学派、决策有用学派、折中学派。

总结文献综述知识要点 第11篇

熊斗寅在《浅析“体能”概念》中通过对体能相关概念的比较研究认为“体能”是个不确定的概念,有大体能和小体能之分。大体能就是泛称的身体能力,它包括身体运动能力、身体适应能力、身体机能状态和各项身体素质,小体能是

(1)指运动训练中的体能训练和体能性项目等。赵志英、郑晓鸿认为“体能”是指运动员在专项训练和比赛负荷下,最大限度动员有机体机能能力时对抗疲劳的能

(2)力。何雪德等在《体能概念的发展演绎着新时期训练思维的整合》综合分析了众说纷坛的体能,认为体能可进行广义与狭义定义,但都仍有不确定性。广义体

能包括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运动素质、适应能力几个方面,与传统一般身体训练相比,它强调的是适应能力。狭义体能是指上述各种身体能力在技能类对抗项

(3)目中的应用,与传统专项身体训练相比,它强调的是对抗性和竞技性。总的来说,在竞技活动中,运动员的体能活动集中表现于力量、速度、耐力三种基本运动素质及三者之间的各种组合性运动素质,人体的形态及机能状态是决定其运动水平的基础条件,而体能的概念应该根据各个项目专项的特点,在其基本概念上,有所偏倚。

总结文献综述知识要点 第12篇

西方国家对于上市公司股币政策的研究历史较长,最先是和证券估价分析联系在一起,还没形成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对股利政策的真正研究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1961年美国芝加哥大学两位财务学家米勒和莫迪格利安尼发表了《股利政策、增长和股票估价》一文,股利政策一时成为众多学者的研究热点。此后,很多财务学家对此发表了大量的论文,并形成了传统股利政策理论与现代股利政策理论。前者主要侧重于研究股利政策与股票价格的相关性方面,形成了股利无关论与税差理论;而后者侧重于研究股利引起股票价格变动的原因,形成了追随者效应理论、股利信号传递理论和代理成本理论。

总结文献综述知识要点 第13篇

“读”文献的思路不单可以用来做研究读论文,还能够用来读书。在读一本新书的时候,我们一样可以运用庖丁解牛的方法,给自己规定几个维度模块对这本书的内容进行拆解,拆解完成以后还可以适当地重组整合。带着具体的问题去读书寻找答案,以输出的形式来促进输入,这样的做法能够让我们更加专注于读书内容,同时也能让我们对所阅读的内容有着更加深入的领会和思考。读论文必须依靠写论文,不写论文就读不深,读不透;写论文必须依靠读论文,不读就写不成、写不好。阅读中有写作,写作中有阅读,从读带写,以写促读,读写结合,读写互动。

“文献综述”也不仅仅局限于学术上面,它可以是我们一种学习认知的方式。当我们面对一个新问题或者一个新事物,我们不是去拍脑门即兴凭借直觉想出解决方案,而是要基于已有的资料进行梳理总结,按照自己的逻辑结构重新整理。这样就会对这个新问题或者新事物有一个较为系统和全面的了解。将写文献综述看成一个学习的过程,充分利用写文献综述,展示自己的阅读思考,表达自己的阅读理解,以塑造自己促进自我成长。

【举个例子】

再比如,我们做一些创新创业项目或者设计比赛。针对用户的痛点分析,不是说我们运用百度搜索一些新闻然后一粘贴就完事了,而是要把用户痛点分析当成学术研究来做,把项目书当成研究论文来写。用户痛点的分析就是要运用文献综述的思想,去查阅大量的文献,来看看前人研究当中的用户的痛点到底是什么,自己再加以总结概括归并陈述,这是做研究的思维。仅仅靠一些片面的、散乱的信息是不足以支撑我们的项目的。

(这里让我想起了一个故事,就是在本科生毕业论文答辩的时候,当答辩老师问你,你的本科毕业论文有什么创新点?在你回答完问题以后,老师要不就会说“本科生毕业论文连个创新点都没有!”,要不就会说“本科生毕业论文能有什么创新点?”)

研究的思路总是共通的,学术研究如此,逻辑思维过程如此,研究型课堂中的探究也是如此。天下武功是一家。

学术写作当中一般研究论文就分为这几个部分,分别是“引言”、“文献综述”、“方法”、“结论”和“讨论”。这些部分具体指的是什么,前面的内容也已经解释过了。其实,我们在进行逻辑思维的时候,也是遵循同样的顺序。也就是我们在面对问题的时候,通常都会经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得出结论”。我们之前高中写议论文时,这样一个逻辑思维过程也作为议论文写作的一个思路。我们作为研究型教师,在研究型课堂当中,教学环节也可以分为“情景问题导入”、“总结前人的工作”、“方法结论”和“存在的问题”。比如下面这位老师在讲解光的折射的知识的时候,就是分为这几个环节来展开,例如情景问题导入就是通过“井底之蛙”的这个故事来引入的,小伙伴们可以一起来欣赏一下这个“研究型课堂”。

“写完毕业论文”的大目标让我感到焦虑和迷茫,_写完关于科学素养的文献综述_的小目标让我感到自信和充实。将目标分解,化大为小,逐个击破!集中精神,牟足力气,冲刺完成一个小目标,而后休息,再向着下一个小目标出发!写硕士毕业论文的话,一节一节写,总能写完的!

把复杂的读文献任务拆分为若干个可落地、易执行、可衡量的子任务,通过完成这些子任务逐步实现任务的整体目标。

我觉得自己作为学生来说,做毕业论文有三个层次。首先要能做,也就是说具有可行性,在现实情况中能够具有研究的条件,比如说准实验研究中的对照组和实验组要能够切实地找出来。其次,要能够做得规范,需要符合研究的基本规范,符合做学术研究的流程。最后是做出创新,比如在研究方法的选择,文献综述方面等可以做得更有学术生命活力。如果一上来就追求完美,很有可能这个研究就是一个空谈,而难以继续进行。

在开题报告的时候,可能需要作图来说明技术路线,用什么研究方法怎么做来解决什么问题。技术路线就是整个开题报告的灵魂,讲的就是你的论文的整体思路、逻辑推理过程以及采用的研究方法。这时候作图软件推荐使用ProcessOn。把逻辑思路梳理清楚,剩下的就是埋头苦干了。目标一旦确定,方法就会随之而来。

正所谓一图胜千言,文章的大逻辑可以用图,展示逻辑结构图比文字好;文献部分内容多的话,要点可以高亮或者颜色标注更醒目。

ProcessOn官方网站:

行动研究

如何写出高质量的知乎经验贴呢?可以融入行动研究的思想方法,即计划、行动、观察和反思。比如,我现在计划写出一篇开题报告准备开题答辩。接着是行动,我需要查阅文献,与师兄师姐、导师讨论选题,撰写研究背景、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意义与研究流程等。等我做完了开题的整个过程,我观察我自己的完成开题的行动过程,再通过反思把行动过程凝练抽象到方法论层面上。把这一套东西用文字表达出来,这样一篇知乎经验贴就应运而生了。面向你自己的现实需求和困惑开展写作,我现在做的就是别人想做而没有好方法的。把你的困惑当成研究问题,把写经验贴当成写研究论文,把研究的思维融入写作。知乎和知网的核心其实是一样的,高被引的文章就是高赞的经验贴,知乎大V换算成是学术大咖。

章节条款

与此同时,做研究写论文的思路方法也“严重”影响到了我写经验贴上,这种学术思维被迅速迁移到了其他的写作中。比如“章节条款”的分割思路,让写作的条理更加清晰明确。再比如,引用相关的内容要加上注释,方便自己以后回顾引用的出处,也方便他人寻找内容的原始来源。

好的教育研究应该源自教育实践、高于教育实践、回归教育实践。教育研究从教育实践中来,到教育实践中去。从已有的教育理论去广泛实践,从实践中提炼出更具有普适性的理论。

总结文献综述知识要点 第14篇

有些研究生不是系统化地回顾现有的研究文献,找出适合研究的问题或可预测的假设,却宣称某种研究缺乏文献,从而自认他们的研究是探索性研究。如果有选择性地探讨现有文献,则文献综述就变成了研究生主观愿望的反映,成了一种机会性的回顾。

因此一定要进行系统的、全面的文献综述,以严谨的科学设计来寻找、评估以及整合科学研究的证据,确保文献综述完整不偏。要端正学风,勇于探索和不回避冲突。分析冲突的原因、方法与结论,可以为未来的研究及论文奠定成功的。

学生姓名: 学 号:

专 业: 技术经济 班

设计(论文)题目: 资本运营及某某企业资本运营的案例分析

指导教师:

年 9月 15 日

目 录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2所选论题的背景情况,包括该研究领域的发展概况

3本论题的现实指导意义

4本论题的主要论点或预期得出的结论、主要论据及研究(论证)的基本思路

5本论文主要内容的基本结构安排

文献综述

1 资本运营运作模式国内外研究现状、结论

资本运营相关理论综合

资本集中理论与企业资本运营

交易费用理论与企业资本运营

产权理论与企业资本运营

规模经济理论与企业资本运营

资本运营的核心――并购

西方并购理论的发展

研究课题的意义

参考文献

资本运营及某某企业资本运营的案例分析

2所选论题的背景情况,包括该研究领域的发展概况

企业资本运营是实现资本增值的重要手段,是企业发展壮大的重要途径。纵观当今世界各大企业的发展历程,资本运营都起到过相当关键的作用,并且往往成为它们实现重大跨越的跳板和发展历史上的里程碑。在我国,近年来不少企业也将资本运营纳入企业发展战略,并获得了成功。越来越多的企业走出了重视生产经营、忽视资本运营的瓶颈,认识到资本运营同生产经营一起,构成了企业发展的两个轮子。可以预见,资本运营在我国企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特会越来越大。本文以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加入 WTO为背景,比较全面描述了国内外资本运营的现状,深入地剖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思路和对策,以及对于国外资本运营经验的借鉴和教训的吸取。

在研究领域发展方面,国外对资本运营的研究和运用都多于我国。在中国,资本运营是一个经济学新概念,它是在中国资本市场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背景下产生的,也是投资管理学科基础的理论学科。资本运营是多学科交叉、综合的一门课程。它是将公司财务管理、公司战略管理、技术经济等相关学科的理论基础综合起来,依托资本市场相关工具,以并购和重组为核心,以企业资本最大限度增值为目标,通过资本的有效运作,来促使企业快速发展的一种经营管理方式。资本运营概念虽然产生时间短,但随着中国资本市场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正广泛地进行资本运营。事实证明,如何有效依托资本市场进行资本运营已成为企业管理的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正因为如此,资本运营课程在我国研究也比较热门。

3本论题的现实指导意义

近年来,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建立和发展,资本运营观念在不断影响着企业管理者们。在资本运营的大潮面前,许多企业也在跃跃欲试。但从我国资本运营的实际来看,进行资本运营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同时,国内企业也要面对跨国企业的挑战。要搞好资本运营,必须先去了解和认识资本运营。

本文就是针对上述现实,充分考虑到国内企业的实际情况,对资本运营的内涵、形式、核心、企业并购的相关内容进行了研究。对企业开展资本运营提供依据和参考,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4本论题的主要论点或预期得出的结论、主要论据及研究(论证)的基本思路

本文主要介绍资本运营国内外发展、趋势,以及资本运营的相关理论内容综述。重点分析和探讨资本运营核心――并购的模式、动因、效应分析,并通过国内外资本运营历程分析我国资本运营发展趋势。最后通过企业并购案例说明资本运营的过程及总结资本运营重点把握的要点和技巧。预期通过本文对整个资本运营在企业管理运营中的重要性、特点、操作、评价过程有一个深刻的认识,同时对资本运营中的发展提出自己的观点。

文献综述的引言部分应该介绍综述的目的和布局(组织)。换句话说,你的引言需要让读者了解未来的内容,以及你将如何布局,提供综述的高级路线图,让他们感受到未来的旅程。

你的引言应该概述你的主题(包括任何棘手的术语或行话),并对你的文献综述的范围作出解释——换句话说,你将和不将涵盖什么。

你的重点越清晰、越狭窄,你就能越深入地研究这个主题。

根据你研究的性质,你也可以在这个引言部分提出你的立场或观点——即对该研究领域的趋势和关注点,以及缺乏的东西有一个看法。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模板

在写文献综述的时候,要系统的查阅和自己毕业设计选题,直接相关的国内外文献,搜集文献尽量的全,尽量选择自己学术期刊或者是学术会议,掌握全面,大量的文献资料,是写好综述的前提。文献综述的`题目不宜过大,范围不宜过宽,在引用文献的时候,要注意选用代表性,可靠性和科学性较好的文献。在文献综述的时候,要说明毕业设计选题方向的发展,历史,他人的主要研究成果,存在的问题以及发展趋势等等。文献综述在逻辑上要合理,要做到由远及近,先用引用关系较远的文献,最后才是关联最密切的文献。要围绕主题对文献的各种观点作比较分析,不要教科书式的向有关的理论和学派观点简要地进行汇总陈述一遍。

一篇好的文献综述要有完整的文献资料,有评论分析,并且能够准确地反映出主体内容。部分主要是说明写作的目的,介绍有关的概念及定义以及综述的范围,扼要地说明有关主题的现状或者是争论焦点。使读者对于全文技术的问题有一个初步的轮廓。游戏部分是综述的主体内容,其写法多样,没有固定的格式,可以按照您的顺序来进行综述,也可以按不同的问题进行综述,还可以按照不同的观点进行比较。综述,不管用哪一种格式综述,都要将搜集到的文献资料归纳整理以及比较分析。

(文献综述基本要求)

一、内容要求

文献综述所谈论的文献,必须是论文中实际涉及到的文献。这些文献最终必须在论文的“参考文献”列表中出现。如果论文中实际参考的文献数量较多,可以抽取其中较重要的文献来写文献综述。文献综述字数要求20xx字-3000字之间。

二、格式要求

页面设置的格式要求与论文格式的要求一致。A4页面,页边距均为厘米,正文小四号字,宋体。段落行距设为最小值,段前段后设为0行。文献综述所使用的语言为英语或汉语,任选一种。

三、文献综述样例

从教师角度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

(文献综述)

外国语学院 XX①

1030X20xxXX X XXX 指导老师:XXX

1. 研究背景 [包括研究意义、课题的来源等等]

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教学的深入,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一些问题渐渐暴露出来。其中一个普遍现象就是教师教得很费力,但学生学习效果却不好。往往教师在课堂上费劲心思,设计了很多活动或游戏,想吸引学生学习注意力,把知识变得生动易掌握,课堂上学生和教师似乎都很投入,学生也积极参与,但下课后却一问三不知(龙艳春, 20xx )。最终,有的学生跟不上英语教学的进度,学习英语非常吃力,一部分学生甚至丧失了进一步学习英语的兴趣和愿望;而小学英语教师也感到很困惑:教师教得这么累,学生学得这么苦,为什么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呢?针对上述种种现状,探求小学英语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显得非常迫切。

2.研究现状

国外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国外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初,从20世纪xx年代以来(特别是20世纪xx年代)逐渐成为一种较为系统的教学理论,并且不断完善。其主要研究内容为到底什么样的课堂教学是有效的?是高效、低效还是无效?有效教师的特点有什么?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标准有哪一些?其中国外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相关研究有加涅的教学设计理论、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布鲁纳的掌握学习理论、巴班斯基的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当前世界教育改革普遍关注的趋势之一是强调教育效果,效果本位为课堂教学有效性提供新的方法论,效果本位理论认为课堂教学有效性与学生的学习成绩之间存在正向联系,有效的学习时间和完成学习任务的时间,教师的态度和期望,激发学生的动机等。除此之外,国①根据学院06级的培养方案(教学计划),毕业论文中署名行中的专业名称统一如下:“英语”、“日语”

外试图考察影响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各种因素,并找寻改善提高课堂教学的方案,他们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从未停止过。

国内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有效性的定义与概念

随着对有效教学理论的发展,教学论研究者对教学有效性的理解有不同的看法。有些研究者“从学生有效学习和发展的角度规定教学有效性”(黄小平,20xx)。有些研究者认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既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发展,也关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自身的教学个性获得的发展与逐步完善。”(刘立明,20xx)

余文森教授认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发展。 首先,发展就其内涵而言,指的是知识、技能,过程、方法与情感、态度、价值观三者(三维目标)的协调发展。“通俗地说,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余文森,20xx)

关于衡量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标准

余文森教授认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虽然表现在不同层次上,但学生是否有进步或发展是衡量教学有效性的唯一指标。”“教学的有效性要关注学生的发展,从时间上来说,学生的发展有当下发展和终身发展。任何一个有效教学必定要促进学生当下发展,同时对学生长远发展也会有影响。以前教学太注重当下发展,实际上教学还要关注学生的未来发展,可持续发展。有效的课堂教学活动沉淀下来的是一种思维方式和精神。”

所谓的有效教学是指教师在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获得了具体的进步或发展,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赫斯特通过课堂研究认为,有效教学最基本的条件有三:学生不仅学到了教师教授的大部分学科知识,而且学到许多其他知识;课堂教学活动结束以后,学生还在继续研究和探讨上课内容;不是强迫学生学习,而是学生渴望学习。[9]长期研究课堂的美国专家鲍里奇教授认为,有效教学包括至关重要的五种关键行为:清晰授课、多样化教学、任务导向、引导学生投入学习过程、确保学生成功率。其中,教师能否让学生参与教学是有效教学的一个指标。王鉴博士认为,有效教学的指标应该是一个多元的、综合的体系。

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认为:能够促进学生发展的课堂就是有效的。这里的发展包括以下两层含义:

首先,学生的发展是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的发展。即要实现教育的三维目标,教育要实现学生全方位的素质的发展。其次,学生的发展既是指当前的发展,也要关注学生的未来发展。

实现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对教师提出了哪些要求?

该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国内的课程理论专家对此有不同的认识。 首先,余文森教授认为,要从四个角度着手,“第一,当前要对课堂教学的无效低效行为表现进行梳理;第二,要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第三,从长远角度说:教师的专业素养要提高(根本的支撑);第四,从机制来说,发展性评价体系的构建评价问题是最紧要的问题”。其次,张人利老师认为,提高教育的有效性可以从两方面着手:一是提高课程设置的有效性,一是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也就是,首先,按学生最佳发展期设课,提高课程设置的有效性。在这点上,他主要从儿童发展心理学的角度出发,指出课程设置要适合儿童的年龄特点。此外,他还大力提倡实施校本课程,以适合学生的需求。其次,创“最近发展区”教学——增强教学的有效性。他认为,要通过提高教学策略、途径和方法等运用的有效性,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完成了文献综述的主体部分后,你就需要 ^收尾 ^你的文献综述,把所有的碎片拉到一起,为你的论文或论著的其他部分设定方向。

结论是介绍文献综述的主要结果的地方。

在这一部分,你应该强调对你的研究问题特别重要的研究,并强调文献中存在的差距gap。

在此基础上,你需要明确你将为文献增加什么内容——即通过你的研究将如何填补你刚刚确定的一个或多个gaps,并证明你的研究是合理的。

另外,如果你打算为你的论文制定一个理论框架,那么在结论部分你可以介绍一下。

由于开题报告是用文字体现的论文总构想,因而篇幅不必过大,但要把计划研究的课题、如何研究、理论适用等主要问题说清楚,应包含两个部分:总述、提纲。

1、总述

开题报告的总述部分应首先提出选题,并简明扼要地说明该选题的目的、目前相关课题研究情况、理论适用、研究方法、必要的数据等等。

2、提纲

开题报告包含的论文提纲可以是粗线条的,是一个研究构想的基本框架。可采用整句式或整段式提纲形式。在开题阶段,提纲的目的是让人清楚论文的基本框架,没有必要像论文目录那样详细。

3、参考文献

开题报告中应包括相关参考文献的目录

4、要求

开题报告应有封面页,总页数应不少于4页。版面格式应符合以下规定。

开题报告学生:

一、选题意义

1、理论意义

2、现实意义

二、论文综述

1、理论的渊源及演进过程

2、国外有关研究的综述

3、国内研究的综述

4、本人对以上综述的评价

三、论文提纲前言

一、1、2、3、・・・・・・

二、1、2、3、・・・・・・

三、1、2、3、结论

四、论文写作进度安排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提纲

一、开题报告封面:论文题目、系别、专业、年级、姓名、导师

二、目的意义和国内外研究概况

三、论文的理论依据、研究方法、研究内容

四、研究条件和可能存在的问题

五、预期的结果

六、进度安排

文献综述范文3: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途径与方法的实验研究

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1998年国际心理卫生协会强调“健康的定义... ...”

心理健康运动的发起人是美国的C.比尔斯。... ...马斯洛的人本主义强调“自我实现”;费勒姆提出了“新人型理论”;奥尔特提出了“成熟者的理论”... ...

美国是最早开设心理辅导的国家,... ...将“心理辅导”定为学校教育的一部分... ...,前苏联教育部1984年颁布“苏联普通学校心理辅导条例”;日本也积极从美国引进心理辅导... ...

我国心理健康教育起步较晚,20世纪80年代在个别地区、个别学校起步了... ...,中小学真正起步是在90年代初到90年代中期。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在全国进行大规模的调查,并于1997年 6 月 7 日公布了结果,引起了国人特别是教育界的震动... ...

1988年xxx中央发布了“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xxx年12月20日xxx通过了《儿童权益公约》,... ... 1993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明确提出“通过多种方式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指导... ...”1997年10月国家教委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的通知中再一次强调了对中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应该说自20世纪90年代初期到中期,上海中小学的心理健康教育走在了全国前列,1994年上海教委出台了关于在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关文件,并出版了有关教材。但他们把绝大部分精力放在了城市学生身上。与此同时北京市西城区成了“心育中心”丁榕老师一马当先做了许多工作,但仍是把精力放在了城市学生身上。农村学生与城市学生在生活、学习等条件上都存在着较大差异,在心理健康水平上也存在着较大不同,但至今没有人提出农村中小学心理教育的途径与方法的成型经验。因此农村中小学心理教育的途径与方法是值得研究的问题。

从文献综述范文3中可以看出,课题组成员翻阅了大量资料。但是,就“心理健康教育途径和方法”的综述不多;农村学生与城市学生心理健康差异的分析也不多。“农村”的特点不清,“方法途径”不知道新不新。这样会给后面的研究方向和设计带来麻烦。

[4]汪少华,《投资学》,.2,浙江工业大学经贸学院。

[6] 李心丹等,《中国上市公司并购绩效实证研究》,,南京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院。

[7] 王曙光,《加入WTO对企业资本运营的影响与启示》,,商业研究。

[8]王明珠,《对我国企业资本运营操作现状的反思》,.8,长春大学学报。

[9] 苑泽明,《无形资本运营对策的经济学思考》,, 商业研究。

[10] 《中国并购指数》,,全球并购研究中心。

[11] 汪金成, 《资本运营理论与实务》,.6,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

[12] 苗澍,《企业并购管理研究》,,华中师范大学。

[13] 刘小剑,《中国公司并购重组模式与案例分析》 ,,北方交通大学。

[14] 周涛,《企业收缩重组的动因比较分析》,,北京工商大学。

[15] 刘琼,《企业资本运营的现状及对策研究》,,东南大学。

[16] 张文杰,《国有企业并购关键问题研究》,,北方交通大学。

总结文献综述知识要点 第15篇

先大致浏览一遍要读的文献,梳理出自己文章的基本框架,然后再细读的时候把要用的东西抠下来加以解释。

在阅读学术期刊论文时,“读”文献与日常生活中的读小说、读新闻不同,“读”文献指的是“学术阅读”,英文名称叫做“Academic Reading”。平时我们读小说、读新闻,可能是走马观花地泛泛而读,比如随手翻到一页就开始读,也可能是从头到尾一字不漏地读,力求弄懂每一个字每一句话。显然,这两种读法都不适合进行“学术阅读”。那么“学术阅读”中“读”文献究竟该怎么读?既不是哪里感兴趣随便读一下,也不是榨干每一句话每一个字,而是有选择有目的地“读”。这个有选择有目的地“读”,就是将原来的英文文献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拆解分类,详细过程稍后再讲。

“写”文献综述实际上也不同于日常生活中的写作文、写日记,“写”文献综述的实际含义应该是“合成”文献综述。平时我们写作文、写日记,可能是全都“自己”来“写”,即内容都是凭借自己的脑子一句话一句话抠出来的,也可能是全都“借鉴”他人的来“写”,即先阅读别人的内容进行借鉴然后转述成为自己的话。而“写”文献综述实际上不是靠“写”出来的,而是靠“合成”出来的。这个“合成”既不是每句话都自己原创,也不是每句话都借鉴他人,而是在“读”完若干篇文献进行拆解分类以后,根据自己的具体需求来提取并组合内容,而后再合并同类项进一步抽象出核心观点。

文献综述的官方定义是:

这么说起来非常抽象,咱们来举个例子类比一下:

如果用拼装积木来作类比的话,”读“文献就好像是先根据自己的需要,找到若干个符合自己主题要求的别人已经搭建好了的积木,然后有选择性有目的把别人的积木给”拆“解成一个个大的积木块。而”写“文献综述就像是按照特定的要求将之前“拆”解的大的积木块给重新“拼”装起来,拼装完成以后还要加上自己的阐述和总结,就像是优化一下自己积木城堡的主题样式,使之更加规范和亮眼。

如果用“策展人”来作类比的话,假想你现在是一名“策展人”,你想策划一场盛大的主题展览来展现你的某一个想法。这时候你的想法必须要借助实体的“展品”来能表现出来。那么你就需要围绕着你的主题来去搜寻别人的展品从而给你的“策展”做支撑。“写”文献综述就好比你是一个策展人,按照一个主题策划一场展览,展品都是别人的作品,但是整个展览如何参观、路线设计、你让参观者看到什么,是由策展人来决定的。那么关于如何参观展览的路线、方式这些内容都是你对别人展品“合成”加工后自己独特的理解。“所有的写作都是讲故事!”

按照文献综述部分中“综”和“述”所占的内容比例,我们可以大致分为“有综有述”、“有综无述”、“有述无综”与“无综无述”四类。

有综有述

在英文文献的Introduction(简介)、Literature Review(文献综述)、 Research Question(研究问题) 、Method(研究方法) 、Results(研究结果) 、Discussion(讨论)等部分当中,哪一个部分占到全文的比例最大呢?对了,就是Literature Review(文献综述),文献综述一般占到全文的约百分之三十,也就是说一篇文章的小一半都是文献综述,而且文献综述所涉及到的文献一般要有三四十条这样。这也正好应证了我们前面所说的,文献综述是一篇论文的地基。除了文献综述以外,其他的各个部分占比则相对来说差不多。

单独拿文献综述来看,在文献综述部分,应该既有“综”又有“述”。综就要综得有滋有味,述就要述得神采飞扬。“综”要说谁谁谁都干了啥,也就是其他研究者的研究方法与研究结论等,属于“事实”或者“证据”,即实证的部分。“述”要说在这些研究者干了啥的基础之上,讲一下这些研究的“共性”“不同”以及为什么一样或是不一样,或者是在这方面研究的“历史渐变”过程,一开始是谁提出的,后面又是怎么一步步演化发展的。“述”重在于讲述某种逻辑,这种逻辑并不是事实或者证据,而是我们基于事实或者证据做出的总结归纳演绎推理,属于“思辨”。文献综述当中合适的比例应该是大部分的事实或者证据加上小部分的思辨,即以“综”为主,以“述”为辅,“有综有述”的正常比例如下图所示。

有综无述

有些老师在学生毕业论文答辩上面说,这个文献综述写的_有综无述_,意思也就是绝大多数都是过往研究结论的堆砌,而没有思辨部分的逻辑解释引导,没有深入细致的分析过程。需要将研究进行梳理,提炼出要点,进行文献介绍,用“自己的话”按照“自己的逻辑”将“原文”转述出来,而不是单纯地罗列和堆砌已有的文献,仅仅复制粘贴而已。这时候,“有综无述”中实证与思辨的所占比例就像这样:

有述无综

而与前面那种情况正好相反的另一种情况就是全篇文章绝大部分都是“思辨”的内容,缺少以往研究的证据或者事实。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整篇文章都是“片汤话”,好像有很多文字,也说了很多内容,但是经不起推敲,仔细阅读起来感觉没有什么实质性内容,“味同嚼蜡”。而教育研究中相当数量的文献以及部分的本硕论文就存在这样一个问题。正常情况下,研究方法不能完全凭借个人经验,全篇文章不能都是“我认为”、“我认为”、“所以我是这样认为的”纯思辨性质的内容。整个研究一定要有数据来支撑论证,文献综述部分也一样,同样需要引用前人研究的事实或者证据来做论述材料。这时候,“有述无综”中实证与思辨的所占比例就像这样:

无综无述

有小伙伴说自己的文章“无综无述”,那就赶紧写呀!冲冲冲!

国内研究与国外研究的侧重点

国内的研究偏向于研究有一棵树和没有一棵树的区别,国外的研究偏向于研究同一棵树上两篇树叶的区别。前者反映的是宏观上的战略方向,后者反映的是微观上的学科机理。一个大而泛,一个小而精。

学硕毕业论文与专硕毕业论文的侧重点

学硕偏向研究一般性、普适性的客观规律,专硕偏向研究解决具体实际问题的方案。

总结文献综述知识要点 第16篇

文献综述是一篇论文的地基。对于一篇研究论文来说,你为什么要写这篇论文甚至比你这篇论文写的是什么更加重要。我们自己做研究之前要通过文献综述来看一看这个研究方向的理论框架与研究思路。文献综述相当于是从学理的角度来证明你研究的必要性,证明你的研究是很有价值和意义的,是很需要很迫切被研究的。

当你想撰写一篇研究论文,那么做研究的理由之一就是给某一研究领域的已有知识添砖加瓦、锦上添花。“怕什么真理无穷,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那么如果你对该研究领域相关的研究问题一无所知,你也一定无法确定你做的研究是否对于该研究领域能够做出贡献。为了避免你以为你做的研究结果很有创新而实际上早有前人研究过发表过的尴尬局面,所以文献综述的意义就在于告诉你,你想研究的那些问题目前人们已经知道了多少,前人研究到了什么样的程度。一个系统的文献综述将有助于你准备一份出色的开题报告和解决实际问题。

一份高质量的文献综述有以下益处:

文献综述包含了关于某一研究领域某一研究问题的大量而系统的知识。已有的高质量文献综述能够节省研究者大量的时间。阅读这些有价值的文献综述,能够让我们对某一个研究领域专业的知识有一个概貌性的认知。正如纽柯克教授所说:“若作家能带领读者看到一个他们从未了解的世界,引领读者朝着新方向不断探索,这样的作家是伟大的作家。“作家能做到这一点,作为读者,我们必当相随。

别人撰写的文献综述可以约等于“二次文献”,而别人做的具体的研究过程以及研究结果可以约等于“一次文献”。简而言之,如果说“二次文献”是由研究者A根据研究者B、研究者C、研究者D的研究写出来的文献,那么“一次文献”就是研究者B、研究者C与研究者D的研究本身。先阅读“二次文献”将有助于你对关于某一个研究领域现在已有的知识有一个较为整体和感性的理解,然后再阅读“一次文献”能够获得对这些知识更为具体和理性的认知。阅读已发表的文献综述中所引用的一次文献能增加你对文献综述的理解,并且能帮助你检查文献综述者是否存在偏见和错误。

在确定与你的研究问题相关的具体研究假设之后,针对性地进行文献检索,看一看与你研究问题类似的其他研究是如何进行的,运用了哪一些研究方法,那么这些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能够为你的研究提供借鉴。这些相似的研究文献会让你知道其他研究者已经使用了什么样的研究设计、抽样方法与测量方法等,你可以基于此采用他们的研究方案或者进行改编,这样就能够成功避免你做研究时“一切从零开始”的尴尬局面。

找到待研究的问题的最佳途径是阅读你感兴趣的研究领域中的文献综述和论文。

有一天,你突然迸发了一个好的点子,于是去知网和WOS上面将这个点子进行了搜索,你惊奇地发现前人几乎在关于这个点子的研究领域毫无建树,你惊叹自己开辟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你满怀欢喜地将在这个领域上展开研究,大展拳脚。这时候,你要慎重!因为当你发现一个新的领域之中前人几乎没有涉足的时候,百分之五的概率是你真的发现了一个全新的领域,你可能成为这个领域的鼻祖,而百分之九十五的概率是这个研究领域没有什么研究价值和实际意义,所以前人选择了不去研究它。大多数情况则是属于后者。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研究不足比研究空白更加重要。研究空白是别人都没有做过,而研究不足是别人做了但是没做好,或者做得不够完善。你做这个研究的理由不能是,别人都没做,所以我来做。这样的研究逻辑是不自洽的!你做这个研究的理由应该是,别人做了,但是没做好,有这样或者那样的不足,所以我来做,我来在别人的基础上做得更好。

通过文献综述,我们阅读了大量有关于某一主题的研究,在此基础上,我们知道了前人做了哪些,没有做哪些,哪些做得不够好。在这样一个情况之下,我们就提出了我们的研究问题,我们要做什么。因此,我们从文献综述部分就很自然地过渡到了研究问题部分,文献综述明确地表明了我们研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进而提出我们的研究问题。所以,文献综述能够帮助我们确定一个其他研究者认为有意义的研究问题。

另外,关于快速找到各个文献之间的引用和被引用关系的方法,推荐使用Connected Papers。

关于如何使用Connected Papers这一工具,详细的内容可以参见这一篇回答:

总结文献综述知识要点 第17篇

传统股利政策理论认为,投资者更喜欢现金股利,而不大喜欢将利润留存给公司。这是因为:对投资者来说,现金股利是“抓在手中的鸟”,是实在的,而公司留利则是“躲在林中的鸟”,随时都可能飞走。既然现在的留利并不一定转化为未来的股利,那么在投资者看来,公司分配的股利越多,公司的市场价值也就越大。1956年哈佛大学约翰·林纳(John.1inther)首次提出了公司股利分配行为的理论模型,拉开了股利政策研究的序幕。

1.“一鸟在手”理论。“~鸟在手”理论主要的代表者是戈登。1962年戈登(Grordon.M.J)和夏普(EliShapiro)在众多研究的基础上推导出了戈登模型。该理论基于投资者偏爱即期收入和即期股利能消除不确定性的特点,认为股票价格变动较大,在投资者眼里股利收益要比留存收益再投资带来的资本利得更为可靠,由于投资者一般为风险厌恶型,宁可现在收到较少的股利,也不愿承担较大的风险等到将来收到更多的股利,故投资者一般偏好现金股利而非资本利得。在这种思想下,该理论认为股利政策与股东财富息息相关,股利支付的提高将会增加股东财富。

2.股利无关论。最著名的MM股利无关论是由莫迪格利安尼(Modigliani)和米勒(Miller)在1961年提出的,因为两人姓氏的第一个字母均为M而简称为MM理论。Modigliani和Miller认为,在一个信息对称的完善资本市场里,在公司投资决策既定的条件下,公司的价值和公司的财务决策是无关的,因此,是否分配现金股利对股东的财富和公司价值没有影响,股利政策与股价无关,公司的股利政策不会影响股票的市价。

3.税收效应理论。法勒(Farrar)和塞尔文(Sel—wyn,L)通过研究认为,在不存在税收因素的条件下,公司选择何种股利支付方式并不是非常重要。但是,如果现金红利和资本利得可以不同税赋,如现金股利税赋高于资本利得的税赋,那么,在公司及投资者看来,支付现金股利就不再是最优的股利分配政策。由此可见,存在税赋差别的前提下,公司选择不同的股利支付方式,不仅会对公司的市场价值产生不同的影响,而且也会使公司(及个人投资者)的税收负担出现差异,即使在税率相同的情况下,资本利得只有在实现之时才缴纳资本增值税,相对于现金股利课税而言,仍然具有延迟纳税的好处。

总结文献综述知识要点 第18篇

现代股利政策认为,在完善资本市场环境中,股利政策并不重要,每个股东都能无成本地选择公司的股利政策,以适应自己偏好,所以股利不影响公司价值。但是,在现实经济中,由于资本市场存在不对称税负、不对称信息和交易成本三种缺陷,公司的股利政策将对公司的价值产生影响,这时股利政策就显得十分重要。

1.追随者效应理论。追随者效应理论是税差理论的进一步发展。该理论认为股东的税收等级不同,导致他们对待股利水平的态度不同。有的税收等级高,而有的税收等级低。公司应据此调整股利政策,使其符合股东的愿望达到均衡。高股利支付率的股票将吸引一类追随者,由处于低边际税率等级的投资者持有;低股利支付率的股票将吸引另一类追随者,由处于高边际税率等级的投资者持有。

2.信号传递理论。股利具有信息内涵的思想萌芽于Lintner,由MM最早提出。Bhattacharya(1979)建立了第一个股利的信号传递模型。该学派从放松理论的投资者和管理当局拥有相同的信息假定出发,认为当局与企业外部投资者之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管理当局占有更多的有关企业前景方面的内部信息。

3.代理成本理论。Jensen和Meckling(1976)的代理成本学说为整个公司的委托——代理问题研究奠定了理论框架和分析基础。Jensen和Meckling将代理关系定义为一种契约,在这种契约下,一个人或更多的人(委托人)聘用另一人(即代理人)代表他们来履行某些服务,其中包括把若干决策权托付给代理人。由于信息不对称产生了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由此他们将代理成本定位为委托人发生的监督支出、代理人发生的约束性支出和委托人承担的剩余损失。

4.股利信息不对称理论、交易成本理论、成长机会理论。信息不对称是指公司管理者与投资者在有关公司信息方面存在时间及数量上的不一致性。股利信息不对称理论认为,公司的管理者比外部投资者占有更多的内部信息,且在时间上也比外部投资者早得多。交易成本理论认为,虽然股东可以创造自制股利或将其所获股利用于再投资,但是在交易中会发生交易成本(如经纪人佣金等)。成长机会理论指的是当公司进入成就期后,通常从某一时刻起开始支付股利,并逐步提高所付股利占净利润的比例。经验证据表明,公司股利政策的模式一般保持不变,当股利政策改变时,股票平均价格会发生重大变化。因此,公司一般保持稳定的股利政策。

总结文献综述知识要点 第19篇

论文论文摘要:截止到2007年底,我国A股上市公司达到上千家,证券市场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也应该看到,我国上市公司普遍存在着不分配股利或分配股利以再融资为目的的现象,这被学术界称为“中国股利政策之谜”,股利政策已成为国内外公司财务、金融领域的一个研究重点。

论文论文关键词:现金股利 股票 股利 股利政策

公司税后利润究竟应该分配给股东还是留在公司内部?应该采取怎样的方式把股利分配给股东?应该分配多少股利给股东?股利分配的金额和方式对公司价值和股东财富有怎样的影响?这些问题一直没有得到一致的回答,因而,公司股利政策的问题也成为公司财务领域长期以来的研究热点和难点。

总结文献综述知识要点 第20篇

读研的时间短暂,“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我想留下一些印记。我将易逝的时光兑换成为耐久的文字,所以将读文献和写文献综述的经验分享给小伙伴们。这篇文章是在对自己的多位授课教师讲授“教育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参考了有关于“教育研究方法”的书籍,融合了自己的理解与思考,最后产出的一篇有关于“如何进行文献阅读并撰写文献综述”的方法论与经验贴。希望能够将抽象复杂、艰深晦涩的专业知识用简单明确、通俗易懂的方式给小伙伴们讲解清楚,力求做到深入浅出。如果想系统地学习教育研究,推荐研读的书籍在文末

这篇经验贴主要针对的是教育研究,而对于其他学科门类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是不是适用于所有学科。一个学生物的好朋友跟我说:

学习如何写论文或者如何写文献综述,最高效的方法就是基于案例的学习(Case-based learning)。一步一步从零开始学教育研究方法固然很好,但是更佳的做法是直接找到与自己研究主题相关的研究论文进行仿写。比如我们想要研究AR增强现实技术对于学生学习的影响,这时候通过文献检索我们可以找到一篇论文“利用增强现实进行数学概率学习:对学生学习收益和态度的影响”。这篇论文研究的是增强现实对于学生学习数学学习成绩态度的影响,我们可以从“模仿”到“超越”。照葫芦画瓢!把数学学习换成物理学习,把学习成绩态度换成自我效能感学习观念。于是乎,我们就可以写一篇关于“利用增强现实学习物理对学生自我效能感学习观念的影响”。文章的写作框架是不变的,文献综述的思路也是不变的,研究设计与数据分析方法也是不变的。例如这种准实验研究,数据分析方法就是一套组合拳“描述性统计”、“独立样本t检验”与“协方差分析”。变的东西是什么呢?我们只需要找到相应的部分进行“代换”,这样的学习方法可以事半功倍,为我们节省大量的时间精力。基于案例的学习,需要我们先把“标杆”、“模板”找到。如此一来,我们就可以不用从零开始造轮子,而是能够利用已经加工好的器件来造车。

再比如说我现在高中物理备课的话,就是最好的方法,不是我从零开始一点一点积累,快捷的方法就是直接通过购买付费课程,然后把别人的优质付费课程给消化掉,再用自己的语言转述出来。这样可以节省大量的时间精力,而且已有的优质付费课程有比较系统的知识结构和思维体系。基于这样的积累之上,我就可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继续进行发挥创造。

按照这个思路,撰写文献综述同理,撰写项目申报书也是同理。我自己对于某一种研究方法的学习,往往就是基于对相关类似文献的大量阅读,然后抽象归纳,就知道这一类型的研究该如何去做。

首先,SSCI是学术圈的硬通货。对于研究生来说,发表SSCI可以满足毕业要求,又能增大评上奖学金的概率。对于教师来说,发表SSCI可以帮助申课题、评职称,发挥国际影响力。

其次,SSCI期刊有较高的透明度。评审专家往往会给出相对详细的审稿意见,便于自己后期的修改和完善。

最后,SSCI比CSSCI更好发。SSCI期刊的选择性比CSSCI丰富得多;SSCI是八股文,有特定的结构,更加适合新手进行模仿学习;SSCI是以实证类为主,比起有的CSSCI偏向理论研究来说,更加适合研究生和青年教师;SSCI写作过程更加有利于系统思维的提升。

1. 什么是“读”文献?什么是“写”文献综述

“读”文献

“写”文献综述

举例类比

“综”和“述”所占的内容比例

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什么是读文献以及什么是写文献综述,然后我运用拼装积木和策展人的例子来做类比,让小伙伴们更好地理解文献综述的概念。最后讲解了一下“综”和“述”在文献综述当中应该所占的正确比例以及错误比例。

2. 为什么文献综述是一篇论文的地基?

增加关于某一研究领域的专业知识

为后续研究选择对应的研究方法

确定一个其他研究者认为有意义的研究问题

利用“引文滚雪球检索”找到更多的相关文献

第二部分主要讲解了文献综述的重要性,即“为什么文献综述是一篇论文的地基?”。然后说了文献综述的用处,能够增加关于某一研究领域的专业知识、为后续研究选择对应的研究方法、确定一个其他研究者认为有意义的研究问题、利用“引文滚雪球检索”找到更多的相关文献。

3. 实证研究的英文文献的文章结构

Abstract(摘要)

Introduction(简介)

Literature Review(文献综述)

3.() Variable Definition(变量定义)

Research Question(研究问题)/Research Hypothesis(研究假设)/Research objectives(研究目标)

Method(研究方法)

Results(研究结果)

Discussion(讨论)

第三部分主要详细讲解了实证研究的英文文献的文章结构包括哪些,以及每一个部分主要是干什么的。文章一般包括Abstract(摘要)、Introduction(简介)、Literature Review(文献综述)、Variable Definition(变量定义)、Research Question(研究问题)/Research Hypothesis(研究假设)/Research objectives(研究目标)、Method(研究方法)、Results(研究结果)以及Discussion(讨论)。每个部分都有自己的特定职能,该这一部分说的就说,不该这一部分说的就不要抢着说。什么部分就说什么话。

4. 实证研究的英文文献的行文逻辑

第四部分主要说了英文文献中各个部分之间的相互联系。各个部分之间相互关联,一个部分的内容会影响到另一个部分的内容。

5. 如何“读”英文文献?

认准核心期刊

下载所需要的文献

运用编码系统来读文献——(拆解读书法:庖丁解牛)

第五部分主要说了如何利用WOS和知网来筛选核心期刊,以及运用sci-hub来下载文献。接着说了如何运用编码系统来读文献,即讲解了什么是编码系统、什么是总结表格、以及编码系统和总结表格怎么制作。

6. 如何来”合成“文献综述?

高效利用“总结表格”(Summary Table)

运用合并同类项的思想“合成”文献综述(高配版)

运用合并同类项的思想“合成”文献综述(低配版)

第六部分讲了怎么来高效利用“总结表格”干活,以及如何运用合并同类项的思想来“合成”文献综述,分别介绍了【高配版】和【低配版】。

7. 运用引文管理器快速排版参考文献格式

导出“NoteExpress”参考文献格式

导入“NoteExpress”参考文献格式

使用NoteExpress引用参考文献

NoteExpress的一些常用功能

第七部分主要说了怎么来用WOS、百度学术和知网导出“NoteExpress”参考文献格式,如何将“NoteExpress”参考文献格式导入到NoteExpress引文管理器当中,如何使用NoteExpress引用参考文献,怎么更改参考文献样式和刷新题录。

8. 写在最后

一种学习认知的方式

举个例子

祝福大家

第八部分主要介绍了“文献综述”可以是我们的一种学习认知方式,举了一个例子帮助大家理解这种学习认知方式,最后也祝福小伙伴们万事胜意。

以下是正文部分:

总结文献综述知识要点 第21篇

对有较多学术争议的研究主题,或发现现有的研究结论互相矛盾时,有些研究生的论文就回避矛盾,进行一个自认为是创新的研究。其实将这些冲突全部放弃,就意味着放弃一大堆有价值的资料,并且这个所谓的创新,因为不跟任何现有的研究相关与比较,没有引用价值,会被后人所放弃。遇到不协调或者互相矛盾的研究发现,尽管要花费更多的时间来处理,但是不要避重就轻,甚至主动放弃。其实这些不协调或者冲突是很有价值的,应多加利用。将现有文献的冲突与矛盾加以整合是必要的,新研究比旧研究具有更好、更强的解释力,原因之一是新的研究会将过去的所得做一番整合与改善。